申论热点:重视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
热点背景
一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 “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投入3.8亿元,支持青海实施上述惠民项目。青海省也投入财政资金3亿元,支持西宁市、海东市实施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和地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设施维修与设备购置项目。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一)内涵:
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二)具体内容:
民俗文化活动、名人文化资源、革命文化活动、农家书屋、公益放映电影、送戏下乡、农村文化礼堂、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公园、体育健身设施等。
(三)重要意义:
1.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随着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人们的平等意识、公平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对实现包括文化权益在内的各方面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可以人们满足各类文化需求,丰富其精神生活。
2.适应人民生活新期待。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3.补齐文化发展短板。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基层文化设施、提升文化服务效能,缩小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差距。
(四)主要问题:
1.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基础弱,无体系,难长效。
2.投入不高,重视不够,覆盖率低。
3.设施匮乏,破败不堪,面积不足,功能不全,挪作他用。
4.公民意识薄弱,多打牌、喝酒、赌博,文化活动参与少。
5.供需错位,内容单一,创新不足,传播方式弱。
6.资源分配不合理,服务效能不高。
(五)主要建议:
1.政策支撑: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资金保障:加大投入,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
3.干部重视:因地制宜,了解需求。
4.人才培养:提高造血功能,培养骨干力量,培养志愿人才队伍;
5.创新服务:加大文化创新力度,培育文化形态,互动式、菜单式服务,向特殊群体开放;
6.充分利用“互联网+”:推进数字化建设,网络直播;开设数字体验馆,促进互动。
7.群众参与:鼓励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自我教育、自我服务。